自动驾驶芯片:2025年或是上车关键节点

关于L3级自动驾驶的讨论再次增多起来:5月份梅赛德斯-奔驰开始在S级和EQS车型上提供Drive Pilot作为选配功能,成为首个获准在欧洲公共道路上使用的L3级自动驾驶系统;9月份《上海市加快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发布,提出至2025年上海市具备组合驾驶辅助功能(L2级)和有条件自动驾驶功能(L3级)汽车占新车生产比例超过70%。受此影响,自动驾驶大算力计算芯片的关注度也再次提升。自动驾驶计算芯片成为国内本土芯片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L3+自动驾驶算力需求将超1000 TOPS

2019 年特斯拉推出自动驾驶HW3.0芯片时,最高算力达到144TOPS(每秒1万亿次定点计算),让很多车企意识到算力对智能汽车的重要性。随着自动驾驶不断加码,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开始推出大算力平台。如新近发布的魏牌摩卡DHT-PHEV 激光雷达版,搭载高通Snapdragon Ride芯片,平台综合算力达到1440TOPS;蔚来ET7和威马M7采用英伟达Orin-X芯片,车载系统最大算力达到1016TOPS。

业界普遍认为,当前汽车所需算力可根据车内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量综合推算出来,L2级别的自动驾驶,计算能力大致需要10TOPS计算能力,L3需要100TOPS以上的算力,到L3+的算力级别已经上升到1000TOPS以上。

在此情况下,算力甚至开始成为评价一款车型的重要指标,也吸引了越来越多芯片厂商投入到算力比拼的战场当中。英伟达作为行业龙头,新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Atlan,单颗芯片的算力达到1000TOPS,相比此前推出的自动驾驶芯片Orin,算力提升接近4倍。国内本土厂商黑芝麻发布的华山二号A1000,算力达到116Tops。地平线征程5可提供128TOPS等效算力。

车厂和芯片厂商之所以将芯片算力不断提高,自然与自动驾驶的加速落地密切相关。从PC时代到手机时代,再到汽车时代,计算平台始终围绕着实际场景需求不断演进,目前自动驾驶的使用场景,已由最早的自动泊车或高速巡航这样的单一场景,逐步转向多场景。这对芯片的算力提出了极大需求。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副主任梁伟强就指出:"芯片的集成化程度越来越高,算力越来越大,已经成为智能汽车向集中式架构发展的关键,对扩展智能驾驶场景、提升智慧座舱的交互体验至关重要。芯片的算力和集成度直接决定了电子电器架构的形态,从而决定了智能汽车的性能和表现。"

黑芝麻智能首席市场营销官杨宇欣也认为,应用需求定义下的智能驾驶需要智能底座,包括数据平台、创新的电子电气架构、强大的计算平台、成熟可靠的零部件、可快速迭代的软件,而芯片架构的创新是智能驾驶创新的基础之一。

2025年或是芯片上车的关键节点

从市场份额来看,在自动驾驶芯片领域国际厂商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英伟达、Mobileye、高通等的市占率超过90%,但是也有一批新兴企业开始受到业界关注,逐渐发展起来。如日前比亚迪便与地平线达成定点合作,将在比亚迪部分车型上搭载征程5,打造行泊一体方案。黑芝麻智能亦与江淮汽车达成平台级战略合作,江汽旗下思皓品牌的多款量产车型将搭载黑芝麻智能华山二号A1000系列芯片。

对此,有专家指出,目前智能驾驶行业整体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这为汽车芯片行业创造了大量机遇,也是国内本土企业进入市场的良机。中金公司预计,到2025年,高级别自动驾驶渗透率达到65.5%,智能驾驶芯片市场需求近1400万片。

杨宇欣认为,2025年或将是一个关键性的时间节点,企业的产品能否在此之前量产上车十分关键。因为车规级芯片对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都有着严苛的要求,一款产品往往需要经过两三年的认证才能进入汽车供应链,且一旦进入,芯片企业与整车企业之间又会形成强绑定的供应链关系。当前,智能驾驶正处于发展的初驶阶段,车企与自动驾驶的供应链之间尚未形成强绑定关系。这是一个难得的时间窗口期。企业应该抓住这样的机会。一旦错过,被别的企业抢占先机,再想打入难度将会倍增。

黑芝麻智能产品总监王治中则强调,企业在做产品时应当重视车规级的芯片开发与测试认证。大算力芯片的开发本就极为复杂,车规级芯片更是需要经过复杂的测试认证流程,关键技术涉及先进封装、安全机制、核心IP、隔离技术、多芯片高速、低延时互联架构技术等,实现大算力车规芯片的量产上车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聪明车"与"智慧路"双向发力

对车载计算芯片来说,算力固然极为重要,但衡量的因素还有很多,不能简单地依此判断优劣。芯驰科技副总裁徐超就指出,高可靠车规芯片至少有六个设计维度要考量,包括性能、功耗、价格、可靠、安全、长效。以功耗为例,在新能源车里面,功耗决定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同时功耗也是汽车向智能网联化演进的一个阻碍。如果功耗特别高,发电机是没有办法支撑的,很难进一步支撑汽车的智能化、网联化发展。此外,高功耗还会带来高散热问题,复杂的散热系统是阻碍汽车进一步发展的因素。

因此,要想从根本上突破单车算力的物理上限,实现算力供给弹性拓展,需要从"云-网-边-端"融合计算的角度发力。东土科技高级副总经理薛百华表示,未来智能车的发展肯定是以软件定义的架构出现,要解决算力问题,一是如何提供更好的硬件算力,一是如何提供更好的网络带宽,如何提供实时的通信。这是未来汽车发展需要面对的两个必不可少问题。

杨宇欣也指出,当前AI、5G等技术的加速发展正在促进V2X的应用落地,随着路侧智能程度的提升,路侧感知、计算的需求会快速爆发,车路协同是自动驾驶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就是说,未来的智能汽车需要通过云端、通信网端、边端、车端的连接融合来实现。芯片企业也不应仅从提升单车算力的角度考虑问题。提供端到端、全栈式的自动驾驶解决方案,打造"聪明车"与"智慧路"双平台,或将是我国本土自动驾驶芯片企业的一个重要发展路径。

延伸阅读:

L3级自动驾驶近了,4D毫米波雷达火了

自动驾驶更智能,冗余传感不"冗余"

1.6元3公里,一次不同凡响的L4级自动驾驶之旅

作者丨陈炳欣

编辑丨邱江勇

美编丨马利亚

监制丨连晓东

「点点赞赏,手留余香」

赞赏

  • SoulmateNC27
  • 1人赞过
1
0
0
评论 0 请文明上网,理性发言

相关文章

  • 「ams挠车」 骁龙8155和OLED屏幕 自动驾驶未至,座舱装备先卷 大家好,我是《ams挠车》的大猫。作为曾经在3C数码领域摸爬滚打的人,如今的汽车行业在不少地方都给了我似曾相识的感觉:比如随自动驾驶技术发展衍生而来的「智能终端化」路线;比如数量愈发变多、尺寸愈发变大的座舱内屏幕;也比如「骁龙」「OLED」等我曾经
    仆戳局诮冠嫌97 9 1 0 条评论
  • 雷军曾表示,"自动驾驶是智能汽车决胜的关键点",所以小米汽车义无反顾地将自动驾驶作为突破的方向,决心全栈自研做自动驾驶。 目前,小米自动驾驶技术已进入测试阶段。8月初,在小米披露的自动驾驶路面测试的实拍视频中,展示了测试车辆自动识别障碍物、无保护场景自动掉头、主动变道超车、自动驶入匝道、自动绕行临停车辆、事故车辆自动
    秀__逆光0Ii 6 1 0 条评论
  • 人工智能的今天,可以说机器人无处不在,自动驾驶也是当下热门的技术。 那么,你知道自动驾驶中用到机器人操作系统ROS到底是什么吗? 什么是机器人操作系统ROS1.ROS(RobotOperatingSystem)是一个操作系统 ROS是对机器人的硬件进行了封装,不同的机器人、不同的传感器,在ROS里可以用相同的方式表示(
    小情绪X稐 5 3 0 条评论
  • 演讲嘉宾李超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研发院先行技术部部长 李超,东风柳汽商用车智能网联及前瞻技术负责人,主导柳汽L2级别以下ADAS功能量产开发、车联网及大数据平台、L3级别干线物流智能卡车及多个L4级别自动驾驶示范运营项目,对数据治理、智能驾驶及线控底盘有较深的研究与实践。 演讲主题东风柳汽在商用车自动驾驶的探索与实
    陈北笙007 5 3 0 条评论
  • 观察室作者|刘极昊 责编|刘极昊 主编|赵文华 三个多月前,奔驰在欧洲拿到了L3级自动驾驶许可,虽然只是S级和EQS这样的旗舰车型可以享受,但却开了全球量产车自动驾驶先河,让人对这项技术充满期待。 那么,国内呢?事实上,积极开发L3级自动驾驶的中国车企不乏少数,之所以没能真正量产装车,有一个关键前提尚不具备,那就是法规
    光q之文 10 1 0 条评论
  • 演讲嘉宾额日特 黑芝麻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产品市场经理 额日特先生在芯片领域深耕多年,转战汽车领域后,曾推动大容量存储芯片在高阶自动驾驶上车领域应用,目前专注于大算力芯片助力高阶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 演讲主题车规级大算力芯片推动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公司介绍 黑芝麻智能是行业领先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和平台研发企业,专注于
    丁玉芳607 6 3 0 条评论
  • 本文提供完整版报告下载,请查看文后提示。以下为报告节选: ...... 需要批量下载和及时更新最新汽车行业分析报告的朋友,可以加入我们的《车友圈》分享会,大量的中外文精品汽车行业分析报告及各类专题资料将会优先分享到车友圈中,加入即可下载全部报告。 ↓↓↓ PS:加入《车友圈》1年
    八卦甜心媽咪 9 2 0 条评论
  • 众所周知,在自动辅助驾驶领域,特斯拉一直都是神一般的存在。毕竟,特斯拉Autopilot自动辅助驾驶系统确实得到了很多国内消费者的认可。近期,特斯拉又做了一件大事,在刚刚举办的硅谷芯片技术研讨会上,特斯拉Dojo项目的部分细节首次被公开。 简单来说,Dojo就是特斯拉自研的超级计算机,能够利用海量的视频数据,做"无人
    忠华999999 6 2 0 条评论
  • 四小时是什么概念? 一天的六分之一,一份朝九晚五工作的一半时间。京东酒世界在"618"用这短短4小时送达了1.2万份订单。 而对中国大约2000万的货运司机来说,4小时足够上演一部叫做"生死时速"的电影。 一边是和运费挂钩的送货时效,一边是"连续开车4小时,休息不少于20分钟"的明文规定,货运司机在现实世界的夹层里进也
    左边DE 8 2 0 条评论
  • 新势力·新造车●蔚来创始人李斌:对四季度交付及完成全年目标持有信心 自动驾驶●资本涌向自动驾驶干线物流市场有企业获千万级融资●造车新势力美股盘前走低 智车供应链●现代汽车与韩国电信开展7500亿韩元股权置换,将共同开发适合无人驾驶的6G技术●智能化竞争激烈,车企掀装配"大战"●万集科技:公司提供激光雷达整机产品 蔚来创
    美德在那 10 1 0 条评论